导航菜单

文本解读贵在质疑解惑——《黄生借书说》文本解读的思考路径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起点。只有教师先进行深入地文本解读,才能有的放矢,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一个有效的学习经历。笔者认为文本解读不妨从教师的质疑出发,通过对问题思考探究进行解读。以下是笔者解读《黄生借书说》一文的几个质疑和思考。

《黄生借书说》是袁枚《小仓山房文集》中的一篇小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首先提出疑问:本文仅仅是表达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吗?继而笔者发现了这篇文章作为一篇“说”的特别之处。可以说这篇散文的体裁颇为新颖别致。从标题来看,它是“说”体。“说”这一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和“论”相比,“说”在内容上没那么庄重、严谨。它更接近于文学散文,更自由、灵活一些。从《黄生借书说》第二、三两段来看,作者主要表达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自然属于“说”这一体裁。但文章的第四段在“说”的基础上劝勉黄生“读书也必专”,抒发作者对黄生的真挚赤诚的感情。这从内容与写法来看,又类似“赠序”体。这种融“说”与“赠序”于一炉的写法,可以说是袁枚对传统“说”体的一种大胆创造革新,这也正是他“我亦自立者,爱独不爱同”的思想的体现。发现了这一特别之处,笔者的疑问也解决了。很显然,这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主要述说了两层意思:表达一个观点——“书非借不能读也”;寄予一种期望——“读书也必专”。

那么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是笔者在解读这篇文章过程中的第二个问题。

黄允修是个上进的青年,读书万卷,知识渊博,因此是作者的得意学生。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印证黄允修“无诗转为读书忙”的诗句,并称赞他为“非真读书、真能诗者不能道”。由此可见他对黄生的器重与喜爱。正因为这样,也就对他的成长更为关心。于是在慷慨借书之际有感而发,又诲人不倦,告知其“书非借不能读也”和“读书也必专”的道理。可贵的是作者在说这番道理时,并非古板正经高谈阔论,而是娓娓而谈,打动人心,让读者感受到在聆听着一位长者的诚挚教诲。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正是凭借严密的论说逻辑和带有个性的论证事例。

文章是从“黄允修借书”这一生活小事引发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是作者的观点。围绕这一观点,作者首先用一个设问“子不闻藏书者乎?”来论证藏书者不读书的现象。并列举了三个事例:“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这三个事例,按读书者身份由高到低的顺序,按拥有书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写出了有书却不读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并用两个强有力的反问句式,将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暴露无遗。这几句话写得文气畅达,又抑扬顿挫。

紧接着,作者通过判断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来过渡,引出“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者与“若业为吾所有”者两种人言行的对比。通过描述前者“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动作细节,和“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语言感慨,逼真地体现出唯恐被人讨还的恋恋不舍的情态和不忍归还的真切口吻。描述后者同样通过行为“必高束焉,庋藏焉”和语言“姑俟异日观”,准确地概况出敷衍塞责的情态。既然作者在之前已经通过三个事例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为何接着还要在费心描述这两种人呢?可以说前面的三个事例是现象,而这两种人的行为和心理则是对“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现象的解释,因此在此作者可以说是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从逻辑上来说,是从普遍抽象到具体的一种演绎。

读到此,笔者不免有种疑惑,既然作者前面写了那么多都是在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普遍现象,并且为这种现象找到了依据。那么对来借书的黄生来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的观点,对他还能有多大的鼓励作用或者现实意义呢?已经前来借书的黄生,其读书的专心毋庸置疑,要对他加以鼓励和劝勉,岂不是多此一举吗?因此,读者看到接下去作者笔锋一转,转而叙述自己的个人经验。所以在理解第三段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认为作者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继续论证前面的观点。结合第四段的内容来看,“我”和黄生同样懂得通过借书来学习,但是“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不同。通过这一对比内容可以看到,作者是把前面的观点又往里往深推进了一层:虽然书是要借到才会认真去读,虽然有的人知道要去借书来读。但是书并不是那么容易借到的,能够有机会借到书来读,也是一种很大的幸运。只有懂得这种借书的困难,才会更加珍惜借到书的机会,自然也会更努力用心地读书。如果借书给黄生,让他感到借书太容易,或许也会让他读书的劲头有所松懈。只有理解到这层含义,读者才能读懂“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对黄生具有特别的激励意义。

同时,在第三段中作者既写了自己幼年好书但家贫无书只能向张氏借书,但张氏不与,因此只要能看到书就记诵,又写了自己做官后拥有了很多书,但却不再如少年时那样读书。看上去是通过“借者之用心专”进一步强调“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其实更多的是感叹少年时代可以用心读书的岁月是非常珍贵的。当成年后,会被更多的社会责任、目标而分心,能专心于书中的机会已经极为难得。因此含蓄地劝勉黄生更要珍惜现在可以专一读书学习的机会。而这种珍惜在文章主旨的逐层推进中也有了更深的含义:珍惜难得的书,珍惜难得的能够借到书的机会,珍惜年少时能专心于读书的时光。

综上所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两层意思:“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和“读书也必专”的殷切期望,这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逻辑联系,这种逻辑联系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这篇文章是因黄生而写,且写给黄生,但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的交代,以及第四段和黄生借书的对比,此外没有一处提到黄生。但细读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无一不是站在黄生的角度上在说理。从一开始“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的提出,即是对黄生借书这一行为的肯定。作者在以天子之书和富贵家之书为例时,也显然是把对比的另一方黄生的贫穷考虑在内的,并以“子不闻藏书者乎”这样的反问让黄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而向黄生叙述自己借书的困难,以及借书不得“归而形诸梦”,也是心中有借书的黄生在。同时,这篇文章语言平易冲淡,风格素雅清丽,既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没有“繁文缛节,着意堆砌”,一切都是自然流畅,如诉家常,语意委婉,不疾不徐,清新隽永。因此,读来尤让笔者感受到一位长者对后生的关心备至。

(钱佳瑾 上海市回民中学 200065)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