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应用前瞻研究分析论文(共3篇)

随着现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让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特别巨大的发展,同时在医院管理的水平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医院管理的论文范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第1篇:政府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现代医院管理前瞻研究

姜洁1付玉联2张伟3(1、3.四川大学,成都610041;2.重庆行政学院,重庆400041)

摘要:现代医院管理与政府治理现代化不仅有共通互鉴之处,更直接关系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可能与实现。当前,包括精准医学、互联网医疗在内的科技创新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也驱动医院管理变革。未来公立医院将以公益性为办院宗旨,以集团化为外在结构,以平台化为运行模式,以共享化为管理过程,以无边化为组织方向。为有效应对上述变化和潜在挑战,政府需构建大部制的管理体制、大财政的投入模式、大集团的新型医联体、大治理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政府治理;公立医院;科技创新;管理

一、政府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医院管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题中之义。政府治理涵盖的内容较广,但通常指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现代化的政府治理至少包括分权和有限政府、主体多元化与共治、决策科学、法治化等基本内涵。[1]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公共问题凸显。从一定范围和程度来看,政府对公共问题的回应与解决不足,导致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诉求。其中,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为典型之一。

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国际经验来看,为民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我国政府承担这一职责主要依靠举办公立医院实现。截至2015年,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3万余家,床位总数约429.6万张,约占总数72.3%;完成诊疗人次27.1亿多次,约占总人次数87.96%[2]。可见公立医院仍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最主要的服务功能。但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尚未有效缓解,倒逼政府加快医改进程。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并确立新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路线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等顶层规划文件陆续出台,并对公立医院改革作出专门论述,但仍推进较缓。其中既有改革所涉及的利益调整难度较大的问题,也有政府治理本身的问题,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监管缺位和资金补偿不到位等。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医院管理之间存在外在与逻辑关系。一方面,政府治理现代化包含的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等主体多元共治,对老百姓诉求及公共问题的回应等方面,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同样存在或涉及,二者有共同互鉴之处。另一方面,如前述,政府治理的重要部分公共卫生服务由公立医院提供,因此公立医院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决定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而关系到政府治理现代化。为此,本文前瞻选取探讨驱动公立医院变革的科技创新因素,并预测未来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最后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提出有效应对举措。

二、公立医院的科技创新驱动

在医改进程中,公立医院面临着政策调整、科技创新、社会关注及民众期望等多方多重压力。其中,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改变和颠覆医疗卫生行业,对公立医院管理的影响尤为显著和根本。

1.科技创新

迄今为止,全球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和三次产业革命,目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制造(3D打印)和绿色能源等为主要标志的创新成果正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其中与医疗卫生行业及医院发展直接紧密相关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精准医学。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是以个体化为基础,以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和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实现临床治疗效果最优、医疗投入成本最低、社会健康效益最高。从1953年美国科学家发现DNA双螺旋以来,精准医学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美国、欧盟专门制定了发展计划,我国也提出了研究计划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传统医学相比,精准医学能够优化诊疗效果、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并帮助明确罕见病病因及寻找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服务、医院发展及健康产业的核心驱动之一。

二是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是以医疗服务加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新型医疗服务业态。其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医院信息化与远程医疗试点、移动技术改善院内服务体验、在线服务打通医院内外和医患双方、移动终端随时随处关注健康、从单纯的技术走向完整的商业模式。由于国外互联网医疗探索较早,目前已在业务覆盖面、新硬件接入、医疗数据状况、新技术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和优势地位。在“互联网+”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国家“十三五”规划纲明确提出“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地方政府对远程医疗的支持与投入亦不断加码,社会资本纷纷进入,出现好大夫在线、百度医生、微医等实践探索。

当前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尚未结束,但以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为主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已初见端倪。第六次科技革命涉及五大学科:一是整合和创生生物学,二是思维和神经生物学,三是生命和再生工程,四是信息仿生工程,五是纳米仿生工程[3]。第四次产业革命包括五大技术:一是信息转换器技术,二是人格信息包技术,三是仿生技术,四是创生技术,五是再生技术。

2.具体影响

包括精准医学、互联网医疗以及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在内的科技创新因素已经或即将对医院管理和发展产生全方位多层次、广泛深入的影响(详见表1)。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认知改变。从对人的认识逐步清楚,到医疗行为走向亚专业细分,再到系统诊疗和多学科联合诊疗等模式变化;从消除症状治疗为主到讲究系统平衡的质量生命考虑;从撒网式的黑箱治疗到精准基因干预;从开胸剖腹到腔镜与微创;从懵懂地等待自愈到明白地快速康复;从依赖大型设备、大医院、高楼大厦到可穿戴、感应等设备对人及疾病的认识和改变了的其他相关疾病诊断指标的测定等。二是管理改变。医院内部管理需要调整和变革包括:第一,创新学科发展。通过探索构建集预测、预防、诊治、康复、研究为一体的纵深发展的人口健康管理学科发展模式推动学科纵深发展,通过以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管理咨询、技术发展、临床诊疗、人才培养为重点,以信息共享、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为手段深入推进区域分级协同服务,合理分流与汇聚病人,集聚学科发展资源,拓展学科开放发展空间。第二,业务结构重组。优化内外科业务结构、门诊住院业务结构、疾病病种收治结构;优化临床技术与业务布局,以特色技术优势与创新提升竞争力。第三,资源整合优化。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院资源调度与优化,合理调整医疗收入结构,深入研究与推进系统疾病多学科联合诊疗整合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与资源效益。第四,创新服务模式。依托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等科学技术,管理者需从时间、空间、方案、疗效、费用等方面全面改进传统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三、公立医院发展趋势与特征

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公立医院在管理理念与目标、组织结构、管理过程等方面出现全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公益性为办院宗旨

公立医院管理与一般管理行为不同,本质关乎生命,因而必须以公益性为办院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医院管理的价值取向看,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通常承担了相当的社会责任,社会公平、机会均等和社会福利等政策类目标最为重要,经济性目标则位居其次。[4]1978年以前,我国的医院多以政府举办为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为基本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性。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化成分渐浓,直至“非典”疫情的出现才让政策制定者重新反思公益性在公立医院中的地位。

目前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回归公益性的改革之路正在艰难中前行。有的地方在取消药品加成后,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缓解。比如,山东省淄博市审计局在对12所县级公立医院的审计中发现,参与改革的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提升诊疗、手术及护理等医疗服务项目的同时,并未降低高值医用耗材及大型设备检查等费用,导致患者看病支出未真正下降。[5]因此,为顺应和推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一方面医院管理学科和理论体系须以公益化或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目标进行重置,更多从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而非企业管理的视角延伸展开,即意味着医院管理的理论范式将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具体管理实践应从追求经济利益转向社会效益和公共责任至上,以健康需求为中心,回归公益本位,推进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平可及。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关键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的基础与制度惯性,把公众健康需求的满足和回应纳入医院管理能力评价、绩效评估等标准和体系。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实现从“放任”到“收紧”的转变,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干预、政府购买等手段配套支撑。

2.以集团化为外在结构

医院集团化雏形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主要以占领和扩大服务市场为出发点进行收购兼并。成熟的医院集团以明确的分工协作为特征,核心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医院可避免“逆向选择”,形成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2000年,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我国北京朝阳医院集团、上海瑞金医院集团等开始先行先试。[6]但到目前为止,政策和理论层面对我国语境下的医院集团仍未形成共识与定论。从形成动因、发展逻辑、管理模式及成效等方面考察,可以认为我国医院集团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阶段。

科技革命和社会进步促使医院从封闭走向开放,实践表明集团化发展是应对变革的有力举措。未来我国医院集团化可能会遵循或向下列方向发展:第一,从布局而言,医院集团化基于但不限于行政区域,跨区域的集团化可以通过医保衔接、远程医疗及合作契约等方式实现高度整合。第二,从结构而言,医院集团包括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合理分工,高度协作,引导有序医疗。如纵向包括龙头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诊所),横向包括门诊、住院、检测、康复等不同服务功能的医疗机构,形成“1+N+N”的复合型网络化结构,有助资源整合提升绩效。第三,从业务而言,从医疗服务拓展到健康服务,变强制消费、被动消费、社会事业发展为非强制性消费、主动消费和健康产业发展。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以平台化为运行模式

平台创造价值已成为现代组织的最大特征,以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一大批平台型企业的崛起为重要标志和实践佐证。[7]医院也是生产和提供服务的组织,同样面临着内外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一是医师多点执业和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被打破,医生与医院之间不再是紧密的依附关系。医生会在同一医院集团的不同医疗机构、线下与线上之间转换角色和分配时间,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成为常态,其价值将进一步激活和放大。二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远程医疗促使医疗服务走向分散化,更多医疗服务行为从大医院下沉至基层社区或走向在线。三是精准医疗使得医疗服务呈现高度细分化、个性化。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疾病治疗将根据患者基因、病史、饮食习惯等因素进一步精准定制方案。合作式、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将成为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路径。

医院的平台化趋势应赋予以下内涵:一是合作平台。医院将成为开放的可供医务人员自由从事医疗服务行为乃至个人发展创业的平台。如同一片森林,虽然每天都可能有树木的生死,但总体上却生生不息。[8]二是第三方平台。传统的医院业务链条涵盖门诊、检验、住院、康复等全形态。随着医院围墙之外专业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发展提供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医院自身可提供第三方服务,也可购买第三方服务。如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基因(BGI)专注于基因测序,目前已成为世界先进的测序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4.以共享化为管理过程

如同互联网让信息和知识免费共享成为现实一样,科技创新使医疗卫生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成本快速下降,也为共享创造了条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这也印证了共享将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新态势。

公立医院共享化发展实质是改变现有资源配置结构和方式,构建交互协作和包容共赢的生态系统:一是以激励为核心的价值分配体系。以留人用人育人、职称评聘、绩效分配三大政策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以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推进医院改革发展、保障员工权益为基本准则,以公平正义、优劳优得的文化导向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制度设计与实施推进。如华为将价值分配作为管理的核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二是以共治为核心的权力运行体系。就个人与组织层面而言,权力的共享使得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将被上下互通互动所取代,自组织盛行,医院将呈现兼容、伙伴和共治的状态。

5.以无边化为组织方向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组织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并走向新的组织形式——无边界。[9]美国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较早提出并实施无边界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借鉴生物学原理,打破组织职能部门等边界的制约,使信息、资源自由流通。国内学者用“水样组织”进一步诠释了内涵。近年来,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加速推进,传统的管理和决策模式已跟不上发展速度。医院内协同性不足制约着学科发展和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治,权力集中和组织形态固定影响转型。因此,无边界管理模式和“水样组织”应是医院未来管理的重要趋势。

无边界医院管理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无边界化。传统医院管理边界包括水平、垂直、外部及地理等方面,新的管理模式使管理边界重新被界定,传统科层制模式被打破,实行扁平化管理,外部刚性约束减少,员工更多依靠自治实现自我约束与提升。医院决策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将更加敏锐和灵活。二是医疗服务的无边界化。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明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新的大健康观将使医疗服务不再局限于医药卫生行业,鼓励跨界合作。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一则新闻显示,一位全身瘫痪、不能说话的病人,装上头罩和机械臂后,就能自动送水。这正是临床与基础、工学、信息学、材料学等学科交叉协作,共同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临床服务的成功案例。

四、政府应对及治理

公立医院管理现代化进程对政府治理形成了强有力的倒逼和潜在挑战,政府需及时洞悉公立医院乃至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前景与客观规律,以系统性、整体性的治理理念,对管理体制、模式、工具进行变革。本文提出如下应对举措:

1.大部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及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深刻变化。在政策动向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重新确立了新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调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这将重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路径与前景,也意味着公立医院在自身管理理念、医疗服务结构与重心、服务质量方面的重大调整。在公立医院自身改革上,目前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统一和强有力的领导。国务院医改办虽总体负责医改政策制定和监督实施,但具体政策的牵头执行与落实、考核及监督责任则分散于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10],省、市、县各级的医改权力也分属在不同政府部门,难以形成合力。但医改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缺乏统一长远的规划、强大的权力推动和持续政策供给,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整合等问题。从现行管理体制来看,当前仍普遍存在政府与公立医院关系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卫生、财政、组织、人事、物价、教育等部门对公立医院进行多头管理[11],其中包括一些重点高校附属医院的医疗业务由卫生部门指导,行政及组织人事管理由教育部门(大学)负责,同时又须遵循卫生行业属地化管理原则。

从政府治理经验来看,医疗卫生行业的大部制改革可有效应对上述问题。大部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方向,其核心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为导向,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或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12]。对医疗卫生行业进行大部制改革是适应“大卫生、大健康”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既能有效减小医改的阻力,也能理顺现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与公立医院密切相关的改革路径可分为三步:一是在重新界定政府作为出资人与公立医院自主经营的权责关系基础上,制定权力清单,为改革提供理论、制度乃至法律依据。二是通过地方试点将公立医院所涉及的医疗服务质量、定价、人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政府职能进行界定、划分、整合,在经验可靠的情况下由中央政府改革或法律予以确认推进。三是完善改革配套举措,包括建立独立有权威的同级监督机构、强有力的管理问责机制等。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制改革并非意味着要成立新的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是简单意义上强化各级卫生与计生部门的管理权力,而是在特定改革目标下,以系统性、整体性、整合性的理念来规范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权力与职能。在良好的沟通协调、职责履行与监督问责机制下,它完全允许跨部门的分工与协作。

2.大财政——落实投入责任

财政投入是政府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总量不足。虽然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近十年来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约50%到2015年的29.3%,但考虑到投入总量绝对数的迅猛增长,个人支出的绝对费用实际上仍在增长,且这种增长率远大于同期平均工资增长率(即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3],说明居民的费用负担并未降低。此外,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以及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比例均能体现政府投入仍不足。二是结构不合理。表现在政府投入未能严格区分领域或对象的性质(如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集中在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特殊群体、政策性投入不足[14]。随着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和集团化发展,政府应进一步落实财政投入责任。

一是对医疗服务供给方,要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到2030年降至25%左右的目标,持续强化政府对各级公立医院的投入。特别是在2017年9月底前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后,政府应主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和投入机制,以防止医院通过做大总收入这个“分母”来降低药占比,或通过不合理提高服务或耗材价格导致“按下葫芦又起瓢”。可行措施包括根据不同公立医院的隶属层级、规模大小、业务结构、服务能力、辐射水平等指标进行科学补偿,进一步理顺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探索推进对高价格治疗的严格控制和公立医院支出总额的预算约束,统筹推进政策性等间接投入,切断医生与药品、检查服务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等。二是对需求方,要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尽管2011年我国医保覆盖率已超过95%,但在报销比例、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医、规范服务收费等方面还有持续优化空间。政府未来需逐步整合和统一现行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提升全民基本医保的质效;通过“一提一降”(提高报销比例、降低支付起付线)、“两拓展”(拓展筹资渠道、拓展参保人群),完善居民大病保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支持和全面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壮大。最终形成多种保险制度和救助方式合理并存、无缝衔接与高效运转的全面医疗保障制度。

3.大集团——建设新型医联体

建设医联体是中央决策层对医院集团化发展趋势的应对举措。先行先试的北京、上海、江苏镇江、湖北武汉等地的医联体模式在取得一定成效后,目前进展缓慢,有的甚至陷于停滞或倒退。其根本原因在于涉及医联体建设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提出要组建和发展城市医疗集体、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边远贫困地区远程医疗协作网、城市医院托管农村县级医院等医联体组织模式,但未对医联体内部医院产权归属问题作出新的解释②。实践中不同医疗机构分属于各级政府主管,导致在财政、人事、资产等方面难以形成统一决策,内部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权威[15],最终也就难以实现政策目标③。

从顶层设计和宏观治理的角度而言,政府需对医联体涉及的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进行渐进式改革,逐步实现以技术、经营权和医疗服务产品为纽带的松散型、半紧密型医联体向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型医联体过渡,也即推动打造以资源高度整合为特征的医院集团。第一,按照“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可由政府设立第三方(一般为国有非营利性事业法人)④履行政府办医要求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统一对医院集团进行监管。第二,在人事管理方面,采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实现人才资源有序流动与高效利用。以灵活的“进”“出”管理与身份认定全面替代现有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模式,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计算、绩效考核、奖酬金发放方式,支持和引导医生在医院(医生)集团、特定行政区域内多点执业和提供服务,构建医务人员与医院集团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机制。第三,在财和物方面,以集团为单位、以人头为标准进行医保总额付费和政府投入,切断集团内医院通过留病人、过度医疗等方式追求经济收入或与其他医院恶意竞争,同时引导集团内的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或家庭,前伸到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后延到治疗后的康复。探索推进以集团为独立法人单位进行预算编制、工程建设、设备物资、药品、信息招采等工作。总之,医院集团在经营、机构设置、收入分配、人事、干部任免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并形成一体化的管理⑤。

4.大治理——创新理念与模式

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及发展历程与政府管理的理念及工具密切相关。1978年以前,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采取全面和直接管控,公立医院的行政化运作色彩较浓。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逐步通过管理企业的办法来管理公立医院[16],核心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为目的,通过放权和让利,扩大公立医院自主权。在2003年“非典”疫情的警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政府开始全面加强和改进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其重要方面在于匡正公立医院公益性发展道路。从某种角度上讲,当前公立医院的发展已对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形成强有力的倒逼,未来公立医院的管理变化及发展趋势已形成潜在影响与挑战,政府亟需以新的治理理论、模式、工具及机制适应并引导这场变革。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而言,“大治理”模式将是可行的路径选择。“大治理”模式基于回答“政府、市场与社会在不同公共事务当中怎样有机配合,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什么模式安排才符合理想”,强调在治理体系中规制作用的重要性[17]。考虑到公立医院与政府的特殊关系、科技创新驱动下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的系统性及在医改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政府应充分采取系统性和整体性思想,以“大治理”方法与模式重塑对公立医院乃至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改革路线包括:一是政府应摒弃单纯计划主导或市场主导的方式,科学认识改革所涉及对象或领域的性质与规律,在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均等、可及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⑥。由于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因而仅仅依靠对公立医院进行存量改革远远不够。长远之计需进行增量改革,特别是有序引导和推进私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专业性的医学检验中心或医疗机构,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情况下推进公立医院参与和联合社会资本办医,从行业政策、财政补贴等方面支持私立医疗机构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性、集团化、规模化和连锁化经营发展[18]。三是要注重强化社会在公立医院及卫生行业监督、医疗服务内容拓展与服务体系完善、医保筹资、医疗救助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发挥。

第2篇:大数据思维在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吴晓1朱建霞2

【摘要】管理会计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后续发展,这也就需要医院能够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力度。近年来我国的公立医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规模以及业务量持续增加,在进行公立医院会计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处理的数量也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趋势,也就导致了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公立医院现阶段的具体发展需求。因此说各公立医院还需要在大数据思维基础上,来进行管理会计体系的合理应用,借此来满足该公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文章主要就大数据思维在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管理会计;公立医院;医疗行业;数据;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广,要求各公立医院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水平。但是部分医院还存在对运营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也就直接威胁到公立医院的后续发展。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将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来为医院的管理层提供足够多的有效运营资源信息,对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着积极意义。

1大数据特点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公立医院在进行会计管理过程中处理的信息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海量数据的有效处理。大数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备有以下特点:(1)海量数据。在公立医院的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海量的数据量,也就需要各医院能够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力度[1]。(2)多样性。在公立医院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其所产生的数据也逐渐发展到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模式,信息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也就要求公立医院能够做好数据的检索跟处理工作,来让数据信息的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3)价值密度低。在海量的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数量比较小,这也就要求公立医院能够具备有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到有效信息,来为该医院决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4)处理速度高。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导致了传统的数据检索与分析模式难以满足公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在这一基础上也就需要不断强化现有的数据处理效率,来让海量数据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

2公立医院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化水平不足。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多是由一些独立的决策模型拼凑形成的。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但是应用范围过于单一,在会计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员工掌控,距离智能化自动化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2)决策数据获取方法落后。我国有些公立医院多是通过手工获取的模式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具体形式包含有查询数据库以及固化核算报表采集等等,决策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多是处于手工运行的状态,导致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效果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3]。(3)职能控制工具过于单一。我国有些公立医院在现阶段还没有财务决策与控制的信息平台,导致财务控制效率过低,对于医院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也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有些医院是通过Excel、Access等软件来对医院的经济运行指标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处理,部分医院所应用的智能化商业分析软件也只能进行报表数据的分析,和其他的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形成及时的共享。过于单一的职能控制工具,还会导致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零散性及偶然性,会计决策的有效性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4]。

3大数据思维下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大数据思维下进行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时,还要对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收集数据的具体渠道、如何进行收集到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提升自身服务水平这四个问题进行明确,这样才能够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会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5]。

医院的财会人员可以通过构建经济运行信息平台的模式,对自身的经营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6]。医院经济运行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践,可以较大程度地解决相关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经济运行相关数据进行关联性的分析,精简报表,有针对性地为各级管理层提供个性化服务,掌握医院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从而不断满足医院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7]。

医院经济运行信息平台的架构可由数据源、数据仓库建设、商业智能BI构成。整个架构体现为:以从业务数据源采集的数据为依托,以数据仓库建设的主数据为核心,以BI工具为分析展现手段,为各层次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经济运营分析挖掘服务支撑[8]。通过信息的整合,可以从科室和医院不同的层面展示以下内容:绩效指标、报表数据分析、监控预警、预算管理、成本管控、资产管理、决策支持、信息发布等。平台以数据为基础,将与医院经济运营管理相关的预算、成本、物流、人力资源等基础管理数据实现了整合和集成[9]。根据院科两级管理者的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关联性分析。集中可视化、多层钻取分析、图形图表多维模式等展现方法,可实现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指标的动态监控[10]。在这一基础上,能够将医院的管理会计职能从原本的核算为主转变为管理决策为主,来让海量数据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公立医院要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发挥出管理会计的职能。通过大数据思维的应用还能够对医院的改革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效果,各公立医院只有进行大数据思维的积极应用,才能够让管理会计在医院中的协调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11]。在大数据思维下,能够调动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但是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行业才刚刚起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各公立医院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力度,并需要在结合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大数据思维的积极应用,促进管理会计朝着精细化、科学化跟规范化的方向不断进行发展,来为公立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2]。

4结束语

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保障了良好会计管理效果下,才能够为公立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说各公立医院还需要在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大数据思维要求基础上,来对现有的管理会计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医院决策的制定提供足够多的财务数据需求,以促进该公立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3篇:医院管理工作中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王晓红(黄河三门峡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若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医院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其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同时,接受纪检监察的监督与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纪检监察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好坏不仅仅关系着医院的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本文就从纪检监察工作在医院的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以及其相关的对策为侧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从业人员带来一些建议。

关键词:医院管理工作;纪检工作;重要性分析;解决对策

前言

在一般情况下,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都是通过建立纪检监察组织而得以实行,同时制定有关纪检监察的工作制度,并结合当前反腐败形势和医改政策,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热线、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发放一日清单、公示收费标准、处罚奖励透明化等等,医院一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接受公民的监督检查。

1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姜健玲所撰写的《纪检监察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一书中表明,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在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中可以做到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制约作用,在医院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在处理医院贪污腐败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对于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起着制约作用。我国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给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是,同时也是因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个别心怀不轨的医务人员的贪污腐败的现象的出现,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在这类情况下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纪检监察的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从根源上减少了医务人员的思想腐败的思想观念的产生。

同时,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还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逐渐的多元化趋势,在医院的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利益的诱惑,比较容易做出贪污腐败的事情,从而会影响医院的声誉。这也要求医院要加强其纪检监察工作的力度,并且要不断的完善其相关制度,此类现象要从根源上杜绝,以保证医院后续的各类检查工作能够稳定的进行下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抓腐败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腐败现象,并且取得了很有效的反腐败效果。同时,医院作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工作场所,承担着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不仅仅关系着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与生命安全。

1.1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意义

纪检监察部门是我国党的领导下的核心部门,医院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健康生命场所,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认清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科学的贯彻我国的发展观念,贯彻以人民为本的服务意识。是否能够做到以病人的需要为中心,是否能够给病人提供科学规范的服务,关键就在于医院的所制定的措施,所作的医疗工作是否能够切实的维护病人的健康权益。所以,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要以病人的实际需求为中心,坚持以病人的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民执政,加强医院服务工作的进行,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医院在公民心中的形象,从而,医院的信誉度也会随之上升。

1.2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作为我国监督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监督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与我国的监督工作并无两样,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同样要严格的遵守党和国家的领导,进而才可以高效的促进医院工作有序的进行。纪检监察工作若发挥到了作用,既可以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又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占领更大的医疗经济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

2目前我国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

目前我国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有着以下特点:

(1)我国思想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淡化,很多公民以及医院的工作人员对于法律教育、廉政教育、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等都不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

(2)领导自身出现腐败问题,直接揭示了内部的黑暗。

(3)我国医院基层干部的地位低下,工作环境脏乱差,工资低、待遇低、包袱却最重,这样鲜明的对比对于我国的廉政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冲击力。

(4)我国医院的权力分化较大,这就会淡化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一些权力较大的领导或者上级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坏集体和患者的利益,以权谋私的现象时有发生,腐败行为还一直存在于我国的医院建设中。

3加强我国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

针对于处于新世纪中的中国社会现状,我国新时期医院的纪检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模式的束缚与限制,切实际的树立防范未然的思想观念,把工作思想中心转移道预防措施当中,把医院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监督工作中,把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的标准转移到实际成果中,落实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

3.1加强反腐败的宣传教育

在我国医院的教育目标中,一定要强调反腐败这个主题,在教育形式与教育途径上都要强调反腐败这个主体思想,在医院的宣传教育中形成多管齐下的良好局面。

具体的实行措施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医院的宣传资源,例如:医院内部的网络、医院院刊、宣传栏、微信办公群等等公开的宣传方式。在医院内部的宣传中,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关的法律法规、医院卫生监察规则及制度、正反的典型事例等等公布到宣传栏当中,时时刻刻的提醒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

(2)医院也要做好相应的工作,例如购买相关的书籍、报刊、资料等等,下发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

(3)定期的组织医院工作人员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教育片以及纪录片。

(4)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专题学习,并且要撰写相应的学习心得,不时地进行考试,提高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以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

3.2加强对相关领导以及下级的重视

3.2.1加强相关的领导以及下层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几乎每个行业都面临着许多的机遇与挑战,但是,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着的,在我国面临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许多的新情况与新型问题。在中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后,我国全国上下的领导都要不断的学习,以加强自身的技术素养,从而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

3.2.2加强相关上级的信念教育工作

我国所推崇的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思想是防腐败的理论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能够有效的推进反腐败工作的进行。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的背景下,许多的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所以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医院来讲,相关的纪检监察部门一定要注重相关方面的防范,首先要以员工的教育为主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把医院的干部精神里昂凝结在一起,宣传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培养医院工作人员的荣辱观与技术素养。

3.2.3实时更新相关人员的工作理念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发展,医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时时的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紧跟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医院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时时的更新医院人员的思想观念。在面对困难或者问题时,要不断的更新其解决问题的思想及观念,不断的总结经验,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反腐败的工作中,要做到治本,改变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重点抓反腐败的预防工作,健全完善的纪检监察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3.3开展源头的治理以及预防工作

有关于源头治理的方法大概总结为了以下几种:

(1)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医院内部的相关规定,例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及行风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医德医风的教育考核制度等等,这些规定要严格的监督管理并且执行。

(2)定期抽查

医院纪委书记带头进行定期的抽查,每个月都要根据医院内部的工作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措施,不定期的抽查相关的职能部门、业务行政部门、管理部门等等的工作情况,对医院的所有科室都要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使医院形成一股合力。首先,要明确抽查的方向与抽查的内容,每个月都要做出新的安排,每个月要做出一张医德医风调查表,制定出一个意见收集的地方,并且一周收集一次基层干部的意见。对于收集来的意见,进行相应的归纳与总结,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错误要及时的得以纠正,检查结果与意见汇报情况都要纳入月考核情况表。并且,抽查工作由纪委书记带头,提高了抽查工作的威信度,从而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

4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4.1不断的加强监督的工作力度

纪检监察部门不单单要进行监督检查的工作,还要承担起提高医院工作质量的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不断的优化医院的医疗环境与医疗措施,给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一个优良的工作以及看病的环境。另外,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的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让相关工作人员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只有坚实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基础,才能够从根本上彻底的抵制腐败现象的出现。

4.2设立并且完善权力的运行机制

对于医院的所有部门,尤其是重点部门、关键岗位,要设立严格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民主集中制在此同样非常适应。医院上上下下要齐心协力,尽最大的力量实现领导上级与下级基层干部个人分工相结合的氛围制度,不断的健全医院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而最大限度的确定领导干部的科学合理的决策的实现。

4.3加强后期的管理工作

目前,有些医院过于重视医疗的技术水平,但是忽略了后期的管理工作,所以,在医德医风的建设上,就会出现很大的漏洞,在行风的建设上就会出现相关管理制度落后、管理制度不全面等问题。所以,医院要从长远考虑,不仅仅要重视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相关的后期管理也同样重要,医院的管理部门要增强对于医德医风的重视程度,全方面的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

4.4提高医院自身的社会信誉

基于我国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医院若是想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跟随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建立并且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将医院的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让全体的医务人员都做到有规章制度可循。首先,在我国反腐败的环境下,医院的规章制度要做到公开、清晰、透明,相关的承诺制度对于我国公民也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医院也可以定期的开展承诺活动,建立起医院对于全社会的承诺机制,并且公开承诺的内容,主动的接受全社会公民的监督,以建立起社会中的良好的信誉。

5强化权力义务监督管理工作

医院内不同的技术人员司职不同的职责,医院内有关经济的决策、以及药品、医疗设备的采购等项目计划的监督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为了减少医院的开支,为了将医院的投资减少到最大化,医务人员要做好药品、医用耗材以及医疗设备等的检查记录情况,定期的做好药品和耗材使用双十排名,并进行公示。其次,定期的开展医患沟通会、社会监督人员座谈会、切合实际的做好群众的访谈工作,认真落实医院的各项制度。

6严格治理不良案件

医院的纪检监察部门的举报电话要做到24h在线,24h均可接听投诉,举报电话在医院的网站、宣传橱窗、举报信箱等均要公示,医院的醒目位置都要设立意见投诉箱,并且被举报的不良现象在医院的内部网站要全网公开透明的公布,坚决治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良现象,一直不良之风的扩散,严格惩治不良现象的始作俑者。

7树立正确的纪检监察的工作主旨

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服务人员应该放在医院的患者身上,要树立起以患者的思想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力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首先,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要树立在医院的发展大局上,充分发挥其监督制约的作用。此外,医院也应该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为次要侧重点,建立起其与法律的联系,不断地加强完善医院内部的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8结束语

在一般的情况下,纪检监察的存在相当于党在人民心中的清廉形象,在最近的几年中,我国严抓腐败现象,我国国家与政府对于反腐败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我国的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的进行,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