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中华古代文学也成为了必修的一门课,如何面对汉语基础薄弱的外国留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成为了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结合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由于教学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内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有着鲜明的特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精选经典作品、强化文化底蕴、语言务求晓畅、篇幅适中为上的原则作出选择和调整。在教学方法上,结合语用教学和文学、文化教学,综合运用现代电教手段,营造体验式、沉浸式课堂。

关键词:留学生;古代文学;教学

作者:邓百意(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的历史、历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知识的课程,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这三个学科性质近似的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被设定为专业类必修课程,在各自课程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汉语言文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内部,有关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讨所取得的共识度比较高,然而在专门给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言专业内,围绕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一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表明相对于其他两个专业而言,由于培养对象的独特性,古代文学课程有着明显的个性,需要我们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一、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专业的开设现状

汉语言专业作为专门为来华留学生开设的本科专业,最早出现于1975年的北京语言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当时的名称为现代汉语专业,1993年改为现名。2002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主持编写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下文简称《大纲》),为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大纲》将古代文学课程设计为大四开设,安排在学生基本学完初、中、高级汉语综合技能课程,各个层级的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专项技能课程,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古代汉语等语言知识类课程之后,这说明《大纲》编写组综合考虑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难度和留学生群体在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上的特殊性。考察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专业内的实际排课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将这门课程排在了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体现了比较高的一致性,这与中国学生的古代文学课程普遍从大二第一个学期开始开设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

就课程性质和学时总数而言,《大纲》将古代文学课程设计为文化类必修课程,每周2学时,开一个学年,总计60-80学时。这一点上,各高校不尽相同。从大方向来看,古代文学一般被列入到汉语言专业汉语言方向(或称对外语言文化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的必修课课程群,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等。但也有列入专业选修课课程群的情况,如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等。大部分学校选择单独开设,部分学校选择并入《中国文学》大课目下,与现当代文学一起讲授。学时设计上,64-72学时的总课时比较常态化,也有缩小至32-36学时的情况,超过80学时以上的课程计划,极为少见。根据《大纲》的设计,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情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如果参考总学时和学生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这个要求并不低。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高校即便将课程调整为选修,学时数调低到三十多个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似乎还在《大纲》的基础上有所拔高。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专业的汉语言方向,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列入选修课,课时设置为一周两节,课程的总体要求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整体发展脉络和各个朝代文学的主要特征,着重理解并能够基本掌握重点作家的代表作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同时注意结合古代文学史的特定历史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思想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察作品,从而解读出作品的独特思想意蕴、时代价值和艺术魅力。”*这个教学目标既包括了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整体发展脉络和各朝代文学主要特征的宏观目标,也包括了能结合重点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等解读代表作品的思想意蕴、时代价值、艺术魅力等微观目标。在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即便以上限80学时来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也是极难达成的任务。

由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都是外国留学生,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都与古代文学存在较大的隔膜。论者在任教班级作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少留学生,尤其是欧美、非洲地区的学生,在进入汉语言专业学习之前,仅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入学前以最浮泛的方式接触过一两首古代诗词,他们的中华文化背景极为淡薄,一些对中国学生来说根本不成问题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稍具文学色彩的术语,在留学生眼中是莫大的障碍,如果教师不讲解,学生只能陷入一片茫然。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开始最好把他们当小学生来教,这样一来,学生非但不生气,反而十分欢迎”*的经验,从侧面揭示出留学生的对这门课程的实际接受能力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除了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以外,在开课过程中,不少一线教师还常常存在这样一些困惑:一边是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地讲,另一边是学生在底下懵懂艰涩地听,教师预设的文学史知识体系以及作品的审美理念似乎与学生之间总是隔着一层障壁,难以顺畅地传达过去;教材上的内容如此之多,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般有限,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也仍觉教学任务无法按期完成。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似乎找不到课程的学习意义所在,认为它对于提高个人的汉语水平并无太多益处,与语言技能性课程相比,缺少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习难度也明显大于其他课程,这种认知体现在课内课外,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知难而退的情况普遍存在。上述问题的出现,就教师一方言之,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多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甚得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多半基于对文学的特性缺乏了解。

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不少研究者主张调整当前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加以授课内容的重新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适度改进,以降低学习难度。如孙兰提出将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专题教学最好,“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可以开成古文阅读课”*。甚至有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所谓古代文学最核心的就是古代诗词,除了诗词以外,其他的古代文学体裁都不适用于教学。

论者认为,现阶段针对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所进行的古代文学课程设计,虽然并不要求达到中国学生同类课程的难度,但是也绝不应该简化为以教小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仅听闻三五个代表作家,识记几首文句浅显的诗词,而完全忽视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的对外教学可以围绕三个目标层次进行: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典范性代表作品为第一层次目标,以对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有初步认识为第二层次目标,以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为第三层次目标。其中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基础,要求所有学生无差别地掌握,但在作家作品的拣择标准和数量上,教师要进行适度调整;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核心,也是外国学生从典范作品切入了解中国文学独特的民族风范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应成为关注的重点;第三层次的目标体现的是文学史类课程的专业性质,在深广度上应降低,讲授时需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国际汉语教育专业作出难易程度上的区分。

要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是处理好两大问题:第一是教什么,第二是如何教。

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

我们首先来看教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把古代文学教学简化为作品赏析课,完全无视文学史的体系性,这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学史的“面”上,而不重视代表作品的“点”的讲解,是更不合时宜的。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国,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是不同于中国人的母语和文化背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国三岁小儿就能成诵的《春晓》《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在他们眼中也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经典作品的储备而直接把学生引入文学史的分析,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将进入无所适从的状态。故而在对外的文学史教学中,作品的教学必须放在第一位。那么在作品的选择上,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应不应该有差异?如果要有差异,什么样的作品是最适合留学生的?

论者认为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精讲作品的选择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标准进行:

第一、在经典作品中,选择篇幅适中,语言相对明白晓畅,典故运用较少,理解难度较低的作品。以诗歌为例,《诗经》中值得讲的名篇甚多,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讽喻诗、战争诗最能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两类就不如爱情、怀人、民俗之类题材的诗更为契合学生的需求。屈原的《离骚》无疑是骚体诗的典范代表,其间流注的爱国主义情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若放在留学生课堂作精讲,光是逐句解释诗意,没有三五个课时根本下不来,更不要说在文化层面进行深层次解读了。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大家的作品,选择他们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就不如《早发白帝城》《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更能快速地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第二、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同时便于开展跨文化比较的作品。文学类课程有着不同于语言类课程的鲜明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有关中国的历史、民俗、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应当内化在教学目标中。教师选择精读文本时,可以特别留意那些与其他文化圈的同类题材作品相比,中国风范特别浓郁的作品。比如在讲戏剧作品时,除了《西厢记》《牡丹亭》等第一梯队的代表作以外,关注度不是那么高的《赵氏孤儿》不妨列入课堂精讲范围。这部作品在18世纪即传入欧洲,较早为西方人所了解。作品通过设置环环紧扣的戏剧冲突,异常激烈地表现主人公如何在义与利之间毫不犹豫地做出舍生取义的选择,以强烈的情感力度戏剧化地诠释了儒家的“义利”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改编本《中国孤儿》、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作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讲宋词时,苏轼是重点人物。如果以苏轼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应成为文本解读的重点,但若以中外文化比较作为切入点来选择作品,《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这首词以梦寄情,将作者对亡妻的悲悼抒写得真挚而沉痛,从文化角度言之,此词体现出的是中国人重现世的生死观,与英国作家弥尔顿悼亡诗《梦亡妻》的哀而不伤、情致温然的味道迥异,而后者体现出的是浸润在宗教文化背景下的超越现世的生死观。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可以按文化主题来选择中西文化碰撞中容易产生共情效果的作品。比如按照爱情、亲情、思乡、景物、动物等主题,将同类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设立专章,讲述其源流、变化及作品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质等,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思路,但如何将这些题材特点的解析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考量。

最后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于留学生,我们即便不以培养学生的相关学术研究能力为目的,教师也应有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化意识,故而在教学中除了重点讲授代表性作品外,还要安排一定的课时,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环节,用尽可能明白晓畅的语言择要介绍文学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基本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除了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度调整以外,要真正做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怎么讲是尤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论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三个教学策略。

第一、文学作品的精读鉴赏宜结合语用功能的把握同时进行。

各种调查表明,即便是通过两到三年语言技能课程的集中学习,汉语已经达到HSK5级甚至6级水平的学生,大三大四进入到文化类专业课程学习时,仍然面临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围绕专业性话题得体、深入地交流的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受制于语言水平的限制,对留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讲解必须结合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必须充分注重留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所明显体现出的语用诉求,这也是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规律的。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在任何一国要真正好的语言,大半都要从最好的文学作品中去找。”*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典范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提纯的优美的语言,它与口语,特别是现代汉语口语固然有距离,然而即便在当下,它们也并非死的语言,其中涵盖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从未与现代汉语完全撕裂,而是沿着一定的轨迹延伸到了当代人的生活。特别是当我们进入到有关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想、哲学、历史等深层次话题交际时,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姿态各异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成为人们表达思想、辅助交际的最具有审美趣味性同时也是最经济的工具。在带领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有着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以及意象,尤其是那些至今还活跃在人们口头和笔端的经典表达方式,在课时允许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进行适度的操练,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悟这门课程的现代意义。

当然,强调教学时将文学的鉴赏与汉语语用功能的把握相结合,并不意味着要把古代文学上成类似于古代汉语的课程,更不提倡陷文学的课堂于生词及古汉语语法学习的汪洋大海。教师要在文学的解读与语用的讲授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决不能让语用学来喧夺文学的主。一个比较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是,文意的粗读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预习辅助资料。辅助资料中的字词释义宜细不宜粗,勿取过于文学化、术语化的阐释方式,应以明白晓畅为宗,最大限度地贴合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降低作品的理解难度。经过这样的预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精读时,就不必过多地分散精力于逐字逐词的解释,能够将语用的重点放在被筛选出来的经典词句及意象上,从而将有限的课时更多地集中于作品审美特点和文化特质的解析上。

第二、改变传统课堂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表达欲望。

文学的课堂应该是既富有审美情趣,同时能频繁产生思想碰撞的课堂,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的文学课堂尤应如此。我们的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年人,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养成,且每个学生的身后都涵养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他们在语言的表层能力上也许比较“稚嫩”,有时候难免给人以“可以当小学生教”的错觉,但是在历史、文化、思维等各方面的深层思辨能力上,与中小学生是处在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上的。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激活他们身后潜藏的异质文化因子,与中国最经典的文学、最具特色的文化碰撞出异样的思想火花。

具体地说,在诗词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节奏、富激情地吟诵,训练学生自主配乐朗诵或者演唱,举行诗词配乐朗诵比赛,引导学生翻译、仿写同类题材作品;在戏剧教学板块,教师示范戏剧表演程式,鼓励学生体验、模仿,选择经典剧目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把西方话剧、歌剧等艺术形式拿过来进行横向比较和讨论;在小说教学板块,把其他国家同类题材的经典作品拿过来作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抽取作品中的特色人物、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等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等等。这些方式皆以体验式、沉浸式学习为特色,有助于改变古代文学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艰深、古板、晦涩的印象,非常值得教师尝试。

第三、采取现代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设备普及的今天,综合采用图文并茂的PPT、音乐、声光影视等方式来辅助教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已是非常便利的选择。比如在讲授诗词时,把作家的画像和作品景物的构图通过多媒体设备投射到屏幕上,在视觉上给学生以生动的印象;播放现代人配乐演唱的诗词作品,把诗词可以入乐演唱的特色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在讲授戏剧单元时,播放越剧、昆剧中的经典剧目,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观,深层次了解中国戏剧的角色分行和表演程式。在讲授小说单元时,抽取四大名著的经典章节,播放相应的电视剧集。比起传统的文学教学仅以教师口授配合黑板板书进行,上列综合性教学手段无疑更能获得学生青睐。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电教手段只是教学的辅助,所有的设计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且需进行仔细的前期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赏析,其后要有归纳、总结和思考,切忌把文学的课堂变成剧场或影院一角。

综上所述,由于教学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内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有着鲜明的特性。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们既应适当降低难度,不能完全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同类课程同质化,又要防止一味就低学生的语言水平,过于简化、矮化这门课程,有损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最终损害的是国家高等教育本科培养体系的规范性与系统性。目前专为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开发的古代文学教材数量少,可供教师选择的面比较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故而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裁删、增补,其中要把握的原则是精选经典作品、强化文化底蕴、语言务求晓畅、篇幅适中为上。教学方法上,结合语用教学和文学、文化教学,综合运用现代电教手段,变灌输式教学为互动性教学,营造体验式、沉浸式课堂。只要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不断做好“减法”和“加法”,一定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