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共3篇)

汉语言文学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了吧,它可以说是现在的一种传统文化方面的传承了,而且它也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意识相关的文学载体,所以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既能提高学生知识储备,还能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本文就整理了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欣赏。

第1篇: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春雷(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长春130000)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汉语掌握程度及继承程度。目前,我国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化的深入发展,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探讨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现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采取的举措。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受到了一定冲击,社会人才战略观念和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分布十分广泛,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成果却并不理想,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所以,浅谈我国汉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念过于模糊

大多数汉语言文学教师都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没能充分掌握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向,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施行,虽然我国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很多教师也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并获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教师并没有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限制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2缺乏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课程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课程内容设置得不够合理,所以,很难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效,难以满足人才发展的真正需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校应该构建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并充分掌握课程中的内部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1.3理论与实际难以相互融合

汉语言文学教育成为我国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也在不断的充实自己,以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这对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成效,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但是,依然存在理论与实际难以相互融合的现象。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重视理论知识,而完全忽视实际应用,导致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4教师教育技能不高

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但从目前来看,教师并没有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教学成果,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些教师并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各种文学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这不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效,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2.1明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

只有教师明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才能推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深入发展。第一,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以满足新课改的发展需求。第二,教师应该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核心全面贯彻到课堂之中,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第三,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有效掌握课堂教学的方向,不盲目,不跟从,为学生梳理科学的教学思路,确保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2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

由于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很有必要。从一方面看,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从另一方面看,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教学成效,这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可确保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加强理论与实际融合的教学思想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才能有效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开展。一方面,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高度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内容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的相关内容,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另一方面看,教师还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反馈建议,科学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手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2.4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所以,高校必须大力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第一,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第二,教师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去。第三,教师还应该善于应用全新的教学策略,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在线互动等,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确保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十分重要的专业,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了自身的良好发展。通过阐述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课程教育过程中教育理念过于模糊,缺乏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理论与实际难以融合,教师教育技能不高,并提出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采取的改革举措,明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加强理论与实际融合的教学思想,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2篇:浅谈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谢婷婷(四川省三台县三台中学,四川三台621100)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愿意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经典的人群在逐渐缩小。基于此,本文就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展开分析,分别介绍了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优势与发展劣势,进一步提出了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发展的应对策略,即丰富经典阅读与体验的形式、拓展经典阅读与体验渠道。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

前言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经典文化作品对教育现代人做人、处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不足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特点,让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成为新时代人们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从而充分发挥其教育与引导价值。

一、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现状

1.发展优势

在未到达网络时代之前,汉语言文学的经典继承与传播,局限于口口相传或文字传播的形式,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提供了新的媒介。网络时代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多样化渠道,使信息获取过程变得更加便捷,而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数量庞大、种类众多,在汉语言文学经典当中还存在众多文言文篇目,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文字阅读存在抵触心理,认为“读不懂”、“读不完”。在网络时代,人们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更加便捷的获取自己想要的汉语言文学的经典内容,同时还能够依据自身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与体验形式,如电子书阅读、动画片观看、影视剧作品与戏剧作品鉴赏等,有利于不同人群对汉语言文学经典的深层理解,进而推动文学经典的有效传播。

2.发展劣势

在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人们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的改变,愿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去主动阅读与体验文学经典的人却不多,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群体,他们更愿意去浏览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速食文学。形成这样阅读习惯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时代对文学阅读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喧嚣、浮躁、快速等社会氛围,难以满足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所需的“安静”的环境,环境的不足,影响人心难以平静,注意力极易被分散,进而影响经典阅读与体验目的难以实现。

二、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发展的应对策略

1.丰富经典阅读与体验形式

基于现代人的阅读与体验习惯,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发展需要充分借助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优势,将较为生涩难懂的文学经典,转化为视频、戏剧、动画等形式,既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对文学经典的体验兴趣,同时也能够为一些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群体等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以《红楼梦》为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非同一般;红学者们对其不懈的研究,从侧面也反映出其阅读的难度。由《红楼梦》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作品很多,但除陈晓旭等人主演的87版,都未能得到广大读者与观众的认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影视剧作品的制作与传播成本有所降低,吸引了更多的人不断尝试与探索[1]。2017年,小戏骨版红楼梦正式播送,仅九集,却备受赞誉。这种汉语言文学经典的演绎形式,打破了只有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去读、才能读懂《红楼梦》的偏见,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发展提供了创新途径。除此之外,动画版《三国演义》也是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形式的创新,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汉语言经典阅读与体验的行列中来,有利于推动其传播与发展。

2.拓展经典阅读与体验渠道

在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过程中,充分运用网络时代优势,构建网络课堂,借由专业人士的讲解,来有效保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入到文学经典内容的核心与关键。例如,在直播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可通过相应的手段吸引更多的汉语言文学专家,开设自己的主播账号,定期为观众讲解相关文学经典,引导并帮助读者进行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能够有效吸引读者的阅读与体验兴趣,加深读者对经典内容的印象与理解程度。

另外,在网络时代,广播电台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通过技术加持,播送信号更加稳定,播送平台也更加广阔,有声阅读成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节目形式。有声阅读当中有多种分类,其中评书这种艺术形式,从古至今都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单田芳老师、田连元老师等对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形象演绎,更是在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2]。因此,在网络时代,针对新一代人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习惯进行培养,也可充分发挥有声阅读这种传播渠道,例如《聊斋》中的故事人们大多了解,却从未进行过系统的、完整的阅读,对其主旨内涵的体会也不够深刻,换一种方式演绎,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通过艺术家或讲师们声情并茂的语言传达,听众能够更好的进入到文学经典作描绘的意境当中,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精神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现阶段汉语言文学继承与发展的真实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通过相关策略的有效执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习惯的培养、形成,进而达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精神的效果,促进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

第3篇:浅谈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高家宁,河北省南宫市国瑞小学

摘要: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了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应用方法,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材应用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它承载中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来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汉语言、让小学生为汉语言背后的文华感到骄傲、能够用标准的汉语言完成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任务。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却发现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这说明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教学效率不高,小学语文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水平。

一、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的应用现状

1.教师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出于汉语言文学作品,因此,教师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效,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思想中,没有储备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也不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美学内涵、功能价值与体裁特征,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活动。

2.教学目标目前不明确。

一方面,部分教师没有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造成了目标的不明确,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造成重点不突出、本末倒置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情感态度目标往往得不到重视,如此一来,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成了摆设。

3.未抓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

对于小学语文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抓不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汉语言文学工具化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还采用“字词句段”教学法,仍然将汉语言文学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进行讲解,没有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价值。第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成人化一些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主题,导致本应该生动有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变得晦涩难懂。第三,未注意到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很多教师没有深刻地把握好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使用与成人文学相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很多教师在讲解诗歌与儿歌时,就没有注意到儿歌的趣味性与押韵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二、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1.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在开展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如果语文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讲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学生会因为觉得这些知识太枯燥而不乐意学习。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让学生了解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会愿意自主的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2.运用汉语言文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不仅仅是小学生识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更是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要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因素,让小学生在学习文字、语言的同时,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得提高。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言文学占了百分之八十。汉语言文学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心理,能够更好地阅读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表达出学生强烈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这样的教材内容能提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很容易被文学作品的思想渲染,从而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生个性以及人格的健全。例如学习《荷花》,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早上遇到的趣事?小鱼从我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样的拟人手法将整个的景色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小学生眼前,小学生很容易融入这个美丽的画面中,去感受花鸟鱼虫和自己的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营造汉语言文学读书氛围。

在教室设立图书角,在家里划一个书房,这是给孩子读书的最低配置。小学阶段的孩子毕竟顽皮,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因此,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专门阅读的空间,一旦身处其中,就能立刻進入阅读状态,保证高效率。

比起被动的服从,孩子们的天性更愿意接受主动的跟随。因此,老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在班级的图书角里,大部分可以放置儿童读物,小部分放老师自己的读物。在阅读课上,老师身先士卒,自己先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到传神处,可以毫不掩饰地微笑、点头,将阅读的乐趣,一分都不保留的展示给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孩子们自然也会有样学样,从书柜中挑出喜欢的,一本正经得读起来。同样地,在家中书房的书柜上,也放上家长们的读物,从“你给我看书去”变成“我们一起看书吧”。

三、结论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低下,这体现在部分小学生不愿意学习汉语言知识上、对汉语言的知识非常肤浅上、学生不能应用汉语言流畅的进行社会交流上。语文教师只有从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汉语言知识的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才能通过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