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农村发展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论文(共3篇)

现如今我国正处在一个农业发展的高速时期,而且国家对农业也是的非常的重视的,农业现代化对实用型农学的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强烈和紧迫。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农学方面的论文范文,以供大家欣赏借鉴。

第1篇: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对策

高辉,郭文善,严长杰(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高等农业院校往往注重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而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关注不多、培养不足,导致人才规格与行业需求有所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阐述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型不清、复合应用人才培养不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质量评价激励不足等问题。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在继续重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优化确立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践了创制人才培养方案、创办复合应用班级、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创建全程实践机制、创立质量评价体系等对策措施,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效。

关键词:农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0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1]。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强调了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2]。可见,推进高校分类办学与人才分型培养工作,不仅符合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而且利于切合行业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

农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最早、办学积淀最为厚实的主体专业。近年来,部分院校相继开展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了卓越农艺师班,湖南农业大学创办了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3-4]等。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①高校持续扩招与行业产业要求人才质量上升的“量质”矛盾;②学校人才培养与校企、校地协同人才培养的“个群”矛盾;③以学生为中心的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在线课程与由教师主导的传统课程的“新旧”矛盾;④理论教学占比大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与行业产业要求专业人才提增动手实践能力的“理实”矛盾等。基于行业需求与专业发展实际,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应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明确专业建设目标,有效解决主要矛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分型培养,以增进专业发展活力,增强专业办学特色,提增人才培养质量。

1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推进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5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去各类型企业就业的比例为63.1%,而去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0%和16.6%;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为62.2%,居12个学科门类第10名,仅高于历史学和哲学[5]。根据教育部直属院校公布的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的企业单位就业比例高,如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为95.6%、83.8%、51.6%[6]。2015届扬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表明,去各类型企业就业的比例为43.1%,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为75.0%。从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专业岗位相关度来看,各类型企业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阵地。由此表明,以往偏重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因而施行人才分型培养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必然选择。

1.2促进农业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着力提升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紧密围绕农业行业产业发展新需求,主动推进高等农业教育深化改革[7],创新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以实现人才培养类型多元、模式多样、学用耦合、质量提增的发展目标。

1.3增进农学专业人才质量的需要

目前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等发展态势鲜明,加之工业化、信息化现代装备与技术不断武装农业,因而迫切需要更多的新型优质创新创业人才支撑[8-9]。扬州大学农学专业于2015年5月组织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行业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人才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如应增强新型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而,应对农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加以有机革新,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结构更为契合农业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2现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案分型不清

高等农业院校现行的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具有通用性,未能具体反映拔尖创新型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分配置等方面的差异性,局部优化居多,顶层设计不足。针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①要建立并施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校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②要增设能反映农业现代化特点的新课程、企业课程等;③要做好专业师资[10]、课程教材、实验平台、实践基地等资源条件的配套改善支撑。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缺少,实践探索创新不够。

2.2复合应用人才培养不力

高等农业院校以往对拔尖创新型学生关注较多、投入较大,而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关注就业较多,关注过程培养与模式创新不多,忽视了主体用人单位的全程参与[11],难以形成“一专多能、学用结合”的特质人才培养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应用条件不优、动力不强、能力不高,致使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就业适应期较长[12-13]。经过已连续施行8年的高层次人才基地班创办实践,扬州大学农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左右。这表明人才分型培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即约50%的学生可按拔尖创新型培养,约50%的学生可按复合应用型培养,以使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到符合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2.3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偏向理论知识传授,而由于课程学时数逐步趋向缩减,使得教师讲课节奏加快、知识传输速率提增,由此造成学生听课偏重记忆记录,忽视多思活学。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已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或在线学习平台,使得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成为可能,是课堂教学的新形式与新平台,但往往侧重于静态知识呈现、动态录像展示、在线提交和批改作业、简单交流互动等,缺少了实景课堂的生动性与交互性,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评价困难。

2.4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分约为总学分的30%,距理实并重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无论是拔尖创新型,还是复合应用型,均需要一定量的实验实践学分加以保障,使学生能在学中用、用中学,增长知识,增进能力,增强技能[14]。而目前一些课程验证性实验居多,综合性、创新性、个性化实验比重偏少,致使实验“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实验室实验为多,生产实践比重偏少等,因而容易造成理实脱节、学而难用的问题,进而导致专业学生知识-能力-技能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不优。

2.5教育质量评价激励不足

在教育部先后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有力推动下,绝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已建立起了完善的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优化,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自身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但目前针对复合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多数高等农业院校仍处创新探索阶段,尚缺少可行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引导激励奖励政策。同时,针对在校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发展力、毕业生校友的岗位适应性与竞争力等尚缺少关注,系统调查分析不足,自我改进目标不明。

3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对策

基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针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将在继续重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以服务国家和江苏农业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制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创办复合应用班,重点探索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优化“课堂—实验室—大田试验—校内外生产实践”四年一贯制、四位一体式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宽厚知识、高端素质、先进技能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为国家和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3.1创制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制定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方案,体现“三减三增”特点,即继续减低毕业最低学分,减低一般课程数量,减低次要课程学分,增加核心课程学分,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增加MOOC与SPOC课程、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关课程(如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等)、企业课程(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人文课程(如应用文写作)等新型课程数量。

3.2创办复合应用班级

秉承创校人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农业教育思想,继承发扬农学专业“农科教三结合”办学特色,与长期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与高层次人才基地班(拔尖创新班)相对应,并行创办复合应用班,学生第三学年可自主选择加入,执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施行双班主任制、双实践制、就业保障制,为相关企业委托培养专属多用的人才。

3.3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规定专业教师承担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并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优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组织制定课程教学标准[15],简化统一教学核心内容。增设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增加平时考核成绩权重,提升过程教学质量。并激励教师开发MOOC、SPOC、线上微课等创新实践,给予每门课程1~20万元的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专项资金资助,继而开展以“学习知识在课外,增长智慧在课内”为要义的翻转课堂创新实践。

3.4创建全程实践机制

专业范畴内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新生自进校起即进入本科生导师课题组接触科学研究创新,培育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协同单位共同优化推行“课堂—实验室—大田试验—校内外生产实践”四年一贯制、四位一体式人才培养机制,专业学生至少熟悉2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具有相对丰富的生产实践能力,至少参加1项省级以上应用研究课题实施工作,至少有2个月时间进入相关企业开展生产一线实习。

3.5创立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建立健全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价激励机制。针对在校生、实习单位与用人单位开展专项调查,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毕业生就业等质量,建立多源信息反馈利用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自我改进,持续提增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结语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扬州大学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为: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正式授牌建设,有力地推进了人才分型培养;课程研究性教学普及化开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与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协同培养复合应用型农学人才的新机制,企业兼职教师与创新创业导师走进校园、走上讲台;毕业生动手创新实践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好评;农学专业跃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农学五星级专业。

第2篇:农学类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陈婧,李建平(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750021)

摘要: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了通过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加强实验物品及废弃物的管理,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等相应措施,以保障农学类实验室工作安全有效进行。

关键词:农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环境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高校实验室数量得以大幅增加,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稳定地运行,已成为现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高校化学实验室[1-3]、生物实验室[4]、微生物学实验室[5]和食品类实验室[6]安全管理问题已有较多报道,但侧重于农学类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报道却较少。本文以宁夏大学农学院为例,对农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确保农学类实验室能安全高效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农学院实验室概述

宁夏大学农学院位于银川市,学院目前有16个综合实验室,面积5124.75m2,目前有仪器设备4163台件,主要涉及农学、食品、园林和动科几个专业方向。每学年承担本科生36个班、研究生22个班的实践教学任务,每个实验室承担18~20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约34000人时数/年;年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70余项;年承担300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试验。

2农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农学类实验室涉及专业广,实验课时多,参与学生人数多,涉及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材料种类多,其中不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实验环境甚至实验室外的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2.1火灾和爆炸事故隐患

实验室火灾和爆炸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①实验室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原有的设施和防火能力不强,如一些旧的建筑物采用易燃材料用于建筑走廊和吊顶的安装。②大功率设备仪器的增加,而产生大量的电负荷,线路无法承担。③实验中高温高压仪器,如烘箱、高压灭菌锅、钢瓶等的使用。④实验中使用到的易燃液体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气体如氢气、氧气、乙烯气等;易燃固体如硫磺、五硫化二磷等,这些物质的燃点都比较低,经加热、撞击或遇到明火,会迅速燃烧,很容易发生爆炸。

2.2化学药品毒害事故隐患

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事故隐患有:①部分老师及学生对化学品的危害性专业知识认识不足,不按相关规定存放危险化学试剂,随意堆放危险化学药品,存在安全风险。②实验人员对实验操作流程不熟练或操作不当,使腐蚀性化学药品如强酸、强碱试剂外溅造成眼睛、皮肤被损伤、灼伤。③部分实验室使用的剧毒药品,如农药专业使用的升汞、遗传育种专业使用的EB,这些药品如保管不当或使用不当,将引起人的机体和功能发生障碍,使人致残或有生命危险。④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若排放不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

2.3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室的“三废”,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未经处理随意倾倒在下水道,固体废弃物随便丢弃在垃圾桶里,无有害气体排抽系统,废气随意排放到室外。实验室监管不严,有些同学甚至将试剂、制备的产品等带出实验室。这些都有可能给学生,实验人员及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

2.4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引起的事故比例占到98%[7]。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实验管理人员的因素、实验操作人员的因素和管理体制因素[8]。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因素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严重匮乏,部分实验室无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由任课教师代管,任课教师往往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无法顾及实验室安全工作。以及实验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不强,没有按要求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或对学生进行实验仪器、药品等的安全使用教育不到位等。这些原因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或违规使用设备设施,发生危险后又缺乏正确处理危险的知识。实验室无安全规章制度,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实验室的安全负责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这些都会给实验室日后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3农学实验室安全的应对管理措施

3.1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综合管理体系,应包括完整的管理体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技术[9]。借鉴国外高校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如麻省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实验管理体系是EHS(Environment、HealthandSafety)管理系统,EHS管理体系是环境、健康、安全的缩写,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简称EHS管理体系[10]。高校明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管部门,同时院系也要确定相应主管领导,明确管理人员,形成层层落实管理责任的格局[11]。

制定一系列安全可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实验室教师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和应急措施、毒品申领使用和管理办法、实验室过夜实验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门卫管理制度、“三废”处理制度等。让管理者有章可寻,让操作者有据可依,把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

3.2加强实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实验室安全问题事关重大,学生和实验室人员必须树立“事事要求安全,人人需要安全”的安全理念[12]。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培养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①可通过开设实验室安全知识选修课,教学老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讲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②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包括共享实验室安全资源和网上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使学生从基础实验到专业实验,从大学生创新活动到毕业论文,层层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③加大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可通过定期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发放“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加强安全教育。④针对冬季、夏季安全工作的不同特点,定期通过网页、邮件等方式,公布实验室检查情况,提醒师生注意实验室安全。(5)对即将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和实验人员,应根据其不同的专业,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只有通过了考核,方能获得进入实验室的资格。

3.3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

借鉴国外高校管理方式,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形成实验室定期维修、养护制度。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每年假期有计划、分批次进行维修、维护、更新,以免因实验室线路和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科学、系统的实验室轮修制度,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避免大规模施工改造延误实验室的工作[13]。

3.4加强实验物品及废弃物的管理

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使用要严格履行登记制度,每次使用要准确记录仪器的使用状态,有利于仪器损坏后的维修和保养。化学试剂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台账,上锁保管,确保物品台账与实物相符。对危险剧毒药品的购买、使用进行动态、全程监控,按有关的规定购置、建帐,实行“五双”制度管理,即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实验后的试剂废液或残渣进行分类,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3.5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高校化学实验室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安全危险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机制、应急措施、事故处理步骤等[14]。要分类编制火灾、爆炸、化学品中毒、触电等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规定危险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必备的应急设施、各层次人员的职责、信息沟通联络的方式等。实验室人员均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学校要定期安排事故紧急处理演习,使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加冷静,积极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处理,尽可能把一切损失降到最低,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安全。

3.6配备相应的安全基础设施

增强防护意识,做好实验室防护工作,减少实验风险,预防意外发生。①张贴安全警示标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在实验室内张贴各种颜色的安全标识和设备安全指示标签,可对实验人员起到警示或提示作用。②根据实际需要在化学实验室配备了通风系统,定期检查,保证通风换气设备的正常运转。③对大功率用电的设备配备专用电线,对有些用电要求较高的仪器配备专用的稳压电源,保证仪器的正常和稳定,杜绝仪器设备损伤事故。④气瓶应存放在专用的房间或气瓶柜里,如果一定要存放在实验室需用铁链或钢瓶架固定。⑤根据各个实验室性质不同进行,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在楼道里配置紧急报警装置,消防疏散图,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⑥在实验室或楼道配置洗眼器、紧急冲淋装置和药品应急箱,有效降低防止实验中腐蚀性化学试剂外溅到身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⑦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监控防盗系统,有效地做好防盗、防火、防易燃易爆工作。

4结语

新时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已成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又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的基地。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多,开设的专业课程不断增加,获批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给农学类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有针对性地对农学类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室功能,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第3篇: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特点及社会原因研究

朱晓琴,员立亭(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为了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和农史著作,总结出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特点是数量空前增加,内容种类广泛。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宋元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社会原因,是国家农业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产生和传播,读书人官场的失利使私人农学著作发展迅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学著作的繁荣,对外交流与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丰富多样。最后,进一步阐明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的研究意义,吸取传统农业精华对现代农业科学和科技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学著作;宋元时期;全面发展;社会原因

0引言

农学著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史学家王毓瑚和石声汉认为,农学著作是以讲述广义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知识著作[1],即以生产谷物、蔬菜、油料、纤维、果树、桑蚕、畜牧兽医、林木、花卉、某些特种作物(如茶叶、燃料、药材)等为主题的书籍和篇章。

对古代农书的研究整理从20世纪初开始起步,五六十年代取得了辉煌成就,涌现出一大批农学史专家,如万国鼎、石声汉、王毓瑚、梁家勉、胡道静、李长年等学者。文革时经历了停滞期,八九十年代进入繁荣阶段,据粗略统计,这一阶段每年发表的农书研究文章均在10篇以上,有时达到20篇左右[2]。如石声汉的《中国古代农书评价》[3]、彭世奖的《略论中国古代农书》[4]、王达的《试论明清农书的特点及其成就》[5]等。21世纪以来,仍有许多专家学者关注农书研究,如康君奇的《略论中国古代农书及其现代价值》[6]、徐瑶的《明清时期关中农书研究》[7]等。这些专家关注的主要是农书价值、明清农书,对于宋元时期的农学发展及农书研究却很少。宋元时期是中国农学全面发展的阶段,要了解古代农学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情况,最完整的资料还是古农书[8]。笔者从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概况、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状况、人们生活状态等,希望为现代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的概况和特点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及隋朝以前,共有农学著作5种。宋元时期,农学著作数量增加,仅《宋史·艺文志》中记载就有农学著作107部,423卷篇。元代统治中国虽然不足百年,但农学著作却成就斐然,大型农学著作有《农桑辑要》、《王贞农书》、《农桑衣食辑要》3部,这在整个中国农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宋元之交,还有许多小型农书,如《种莳直说》、《韩氏直说》、《农桑直说》、《农桑要旨》、《士农必用》、《务本新书》等。据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的著录,从春秋战国到唐代以前近1400年里的农书总计为30余种,而隋唐宋元近800年的时期里,共有农书170余种。

宋元时期农学著作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内容涉及广泛,地域十分宽广。唐以前,中国农学著作如《汜胜之书》、《四月时令》和《齐民要术》等都是以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为主要对象。宋元时期,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出现了不少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或南北兼顾的各类农学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全国综合性农学著作。如《四时纂要》、《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辑要》等。专业性农学著作新出现了桑蚕、茶叶、花卉、果树、蔬菜、农具等方面的专著,如北宋秦观的《蚕书》、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蔡襄的《荔枝谱》、陈仁玉的《菌谱》、王祯的《农器图谱》等,都是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农学著作。

2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社会原因

宋元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农学著作不仅数量增多,为前1000余年的4.5倍,内容也继续充实丰富,这与当时的农业政策、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社会风俗、对外交流等密切相关。

2.1国家政权的农业政策和措施对农学著作的产生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朝廷一项基本职能是劝课农桑,无论皇帝嫔妃还是各级地方官吏,都以劝课农桑为己任,而宋元时期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劝农机构和劝农官,劝农走上专业化。宋元时期人们认识到“人之本在勤,勤之本在於尽地利,人事之勤,地利至尽,一本於官吏之劝课”[9]。劝,是鼓励;课,是考察。《陈敷农书》中的《稽功》一篇提到“上之人倘不知稽功会事,以明奖罚,则何以劝沮之哉”。各级官吏通过考察农民的农业生产成绩,用奖勤罚懒的办法来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王祯农书》的《劝阻》篇也鼓励和帮助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宋元政府通过成立农事管理机构,颁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重农劝农措施,编辑、印刷发行科技书籍等来促进农业发展。

宋代设立农师制度和劝农使。政府每年都要考核农师,主要是考察所课种植的功绩,如果考核认为不能勤力者,则要另请高明取而代之[10]。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诏诸路提点邢狱朝臣为劝农使,其职责是“取民籍视其等差,不如式者惩革之;劝恤农民,以时耕垦,招集逃散,检括陷税,凡农田事悉领焉”[11]。同年,宋真宗下诏刻印《四时纂要》及《齐民要术》,“以赐劝农使者”。在刻印前人著作的同时,宋真宗还下令朝臣编纂了一部12卷的《授时要录》。宋代还有官刻农书《大农孝经》、《本书》等。

元代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农桑,王政之本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12]1273—1286年,从世祖到顺帝多次向全国所属各州县颁布官修农书《农桑辑要》,总数达20000余部;“中统元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二年,立劝农司,以陈邃、崔斌等八人为使。至元七年,立司农司,以左丞张文谦为卿。司农司之设,专掌农桑水利。”[13]同年,又颁布了《农桑之制一十四条》。1271年,元朝各地成立“社学”,选择德高望重又精通农事的人为社长,“社长专以教劝农桑为事”[14]。对提高农民学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所以在元世祖时代,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全国共有11633281户、53654337人[15]。成宗大德8年(1304年)下诏刊刻王祯《农桑通诀》、《农器图谱》、《谷谱》等书,并颁布天下[16],以使百姓重视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

2.2读书人官场失利是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猛增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国传统的读书人来说“学而优则仕”,读书的目的在于科举做官。然而读书和做官之间并不等同。科举的结果使一部分读书人走上了仕途,一部分名落孙山。宋元时期走上仕途的人并不意味着从此告别农桑,有许多人做了地方官,仍要劝课农桑、推广农事,各级官员仍要把加强农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并且农桑是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他们每年春秋两季要发布劝农文,鼓励农民积极努力生产,“当职久处田间,习知穑事”,它以通俗的语言、简练的文字和容易上口的形式来介绍重农思想和农业知识。如朱熹的《南康军劝农文》中“高田种早,低田种晚,燥处宜麦,温处宜禾……”就是他在南康任地方官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发布的劝农文,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又如真德秀的《泉州劝农文》和《福州劝农文》[17]、高斯德的《宁国府劝农文》。他们在劝农的同时,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并将自己的成果总结归纳成农学著作,如王祯就是出任宣州旌德县令和信州永丰县令期间写出了《农书》;鲁明善在安丰路任职时“讲学劝农”“复葺农桑为书以教人”“修农书,亲劝耕稼”,撰写并刊刻了《农桑衣食撮要》。

有些读书人在官场失意后转而写农学著作,沈括是北宋的大科学家,曾在许多地方做官,晚年在一个叫梦溪的地方隐居,著有《梦溪笔谈》、《茶经》、《梦溪忘怀录》。《梦溪笔谈》虽是科技经典,但包括了许多与农业生产技术相关的内容;《茶经》是一本茶学专著;《梦溪忘怀录》则是一本山居系统农书。元代的汪汝懋曾任国史编修,后弃官隐居讲学,写成《山居四要》。

另一些读书人科考屡屡失利,再无意于仕途进取,转而躬耕自给,写作农书。“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宋代的陈翥,早年闭门苦读,却一次次科考无望,于是“退为治生”,在西山种植桐树,写就了《桐谱》一书;隐居江淮一代20年的林洪写成《山家清供》。

元朝由于蒙古族文明程度比较低,部落贵族的世袭制是元代官吏铨选的主要途径。“有元一代,吏治混乱,仕途多门,私门请托、党徒攀援可以入仕,以刀笔吏也可跻身要职,凭借资产获得高位。而深通儒术的士人却大多被排斥于仕途之外。”[18]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在宋亡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很少在中央做官[19]。做不了官的汉族知识分子转而熟悉农业,编写农学著作。元代统治者又非常需要农学著作,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进驻中原后逐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由于他们不熟悉农桑,迫切需要尽快掌握农业生产知识,于是成立了许多专门机构,组织编纂农学著作,而自古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汉人,在外来文化入侵的情况下,读书人也只有通过写农学著作来保留自己的文化。因此,在元朝出现了很多综合性农学著作和蚕桑专著,如《王祯农书》、《务本新书》、《士农必用》、《蚕桑直说》、《农桑要旨》、《农桑辑要》等。

2.3文化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学著作的促进作用

宋元时期是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代表着文学之盛。在科学技术方面更是熠熠生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是在宋元时期出现并得到实际运用的。此外,建筑、桥梁、纺织、医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农学也取得辉煌成就,涌现出陈旉、王祯、鲁明善等一批大农学家,农学著作空前增加。

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农学著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与梅尧臣之间的农具诗涉及到许多农学内容。在王祯编撰《农书》“农器图谱”时就选录了他们的诗,其中王诗五首、梅诗一首[20]。宋人最重梅花,有关梅花的诗作很多,并出现了《梅谱》。文学家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范成大的《范村菊谱》、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农学著作不乏浓郁的文学色彩。如欧阳修的诗《田家》:“绿桑高下映平川,……林外鸡鸣春雨歇”描绘了桑树掩映平畴万里,林外春雨初歇,一声鸡鸣打破山野宁静的幸福田园生活。

图谱类农学著作的出现是农学与美术绘画的完美结合。宋人郑樵指出:“图谱之类,学术之大者”“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问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他特别强调图的作用,指出“非图,不能举要”“非图,无以要通”“非图,无以别要”“为天下者,不可以无书,为书者不可以无图。图载象,谱载系,为图所以周之远近,为谱所以洞察古今。”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认识,宋元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农学著作。据统计,宋代谱录类共有82种,占宋代全部农书105种的78%[21]。如曾之谨的《农器谱》、楼璹的《耕织图》、综合性谱类著作《全芳备祖》、程棨的《耕织图》等。

印刷术的发明为农学著作的出版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宋代的杭州即是一个以印刷业出名的地方,《四时纂要》最早的刻本便是出自杭州的施元吉家。天禧四年宋真宗下诏刻《四时纂要》和《齐民要术》,“以赐劝农使者”。随着农书的刊刻,人们可以读到更多的农学著作,为农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更多农学著作的出版问世。相应的,农学著作的出版业促使了印刷术的进步。如元代王祯在印刷《农书》时,修正木活字使其大小划一,排字上版求其平整,还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为农学著作的出版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据记载,隋唐宋元共有农学著作170余种,与印刷术的发明不无关系。

2.4人口增长和中外交流发达使农业著作呈现多样化发展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全国约有2000万人,到了唐代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王朝所控制的人口为5300万,宋代人口又有所增加,据学者们的估计,到12世纪初,中国的实际人口有史以来,首次突破1亿[22]。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宋代出现了“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的局面[23]。当时福建一带更是“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人口的压力使统治者想尽各种办法发展农业生产:宋初兴建营田、屯田以开辟田地,“天禧(1017—1021)末,诸州屯田总四千二百余顷”[24],可以解决部分军粮所需。淳化四年在岭南诸县下诏:“劝民种四季豆,及粟、大麦、荞麦,以备水旱,官给种与之,仍免其税[25]。”宋元政府采取了无偿提供、推广创新工具的办法,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淳化五年,铸造踏犁数千具送往宋州,据称,“踏犁之用,可代牛耕之功半,必?耕之功则倍”[26]。踏犁的形制在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元代《王祯农书》中都有记载。又发明了水转翻车、水转筒车、水磨、水碾、水转大纺车等,据《王祯农书》记载,水转翻车以水力代替人力,“日夜不止,绝胜踏车,工役既省,所利又溥。”[27]通过各种方式造田,主要有梯田、圩田、架田、沙田和涂田等形式。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了他游历袁州(今江西宜春)时所看到的情景:“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王祯说:“架田,架犹筏也,亦名葑田。”《陈旉农书》记载:“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

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外交流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发展和农学著作的多样化。范成大的《揽绺录》、《骖鸾录》、《吴船录》,陆游的《入蜀记》,耶律楚材的《西游录》等虽说是地理著作,但内容不乏对农业情况的记载:《骖鸾录》记载安徽休宁林业状况:“休宁山中宜杉,土人稀作田,多以种杉为业。”《吴船录》中记载眉州种荷的情形:“城中荷花特盛,处处有池塘,他都种荷者,皆买于眉州。”《入蜀记》描述了大江中架田的情景。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改变。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记录了甘蔗、茶叶等物种的引种情况:“盖不知中国之物,出于异方者非一,以古言之,胡桃、西瓜,是不产于流沙葱岭之外乎?以今言之,甘蔗、茗芽,是不产于牂柯、邛、筰之表乎?然皆为中国珍用,奚独至于棉麻而疑之!”元代随着葡萄酒酿造的大发展,《农桑辑要》和《农桑衣食撮要以》中均出现了葡萄栽培技术的内容。

2.5城市的繁荣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对农学著作的影响

宋元时期,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农业技术和人才的中心。城市作为政治中心集中了各地最优秀的农业人才,甚至皇帝也要不时地进行农事观察和实验。宋真宗在推广占城稻时,将占城稻种于玉宸殿附近进行实验观察。宋代洛阳牡丹天下第一,其附近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同时城市又以经济中心的优势吸引能工巧匠,培育出许多蔬菜、花卉,不仅为城市人口提供所需的供应,多余的还可以用来观赏、销售。《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南宋都城临安则有“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说法,“东门菜”就是“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据记载,汴京有一名叫纪生的菜农,靠种菜养活一家30余口,临终前告诫儿孙们:“此土十亩地,便是青铜海”,可见种菜的经济效益要比种植粮食好得多。

宋代一些文人雅士有钱又有时间,他们沿袭了唐代赏花、“斗花”的社会风尚,以洛阳、杭州为盛。“近时士大夫之好事者,尝集牡丹、荔枝与茶之品,为经及谱,以夸于市肆”[28]。从而为“芍药谱”、“牡丹记”等之类的花谱类著作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牡丹、菊花、芍药、海棠、兰草、梅花、玉蕊、荔枝、柑橘、桐树、笋、菌等12种园艺作物在宋代才开始有专著记载。宋代园艺著作的数量,见于记载或现存者约有62种[29]。也出现了专门的农业技术队伍,根据《中国农学书录》的记载,宋代有农书著录为100余种,其中涉及花木栽种技艺的达30余种[30]。

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学著作的宣传导向。宋代荔枝的生产就受到商业资本的操纵,闽、广等地的荔枝开始以商品身份大量涌入北方市场乃至海外一些国家。荔枝“初著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农民在初春荔枝开花时就签订了买卖合同,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去做佣工。买断经济林是商业资本侵入农业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价格因素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种植导向。农学著作《农桑辑要》就对苎麻的比较价值进行过计算:“此麻一岁三割,每亩得麻三十斤,少不下二十斤。目今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已过常麻数倍。善绩者,麻皮一斤,得绩一斤。细者,有一斤织布一疋;次,一斤半一疋;又次二斤、三斤一疋。其布柔韧洁白,比之常布,又价高一二倍。然则此麻,但栽植有成,便自宿根,可谓暂劳永利矣。”[31]这样低投入、高收入的农作物当然受到农民厚爱,农学著作进行大力推广宣传也在情理之中。

3结语

对古农书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外许多专家、农史学者对农学著作进行宏观探讨,或者针对某一部著作进行研究,具体到一个时期或朝代的主要是清代,对宋元这个时期的研究几乎没有。笔者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空前发展的概况、特点及其社会成因,弥补了这一时期农学著作研究的缺失。希望对了解这一时期的国家农业政策、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等情况提供一定帮助,对人们研究农业生产状况、农学著作发展原因等做出微薄贡献。宋元时期农学著作蕴含的许多传统农业的精华,对现代农业科学及技术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