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护理 » 正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12月该院收治的12例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全部患者SAS分数为(61.32±11.14)分,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分数为(44.63±11.25)分,较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患者SAS分数明显降低(t=3.652,P<0.05),患者情绪基本趋于稳定。结论 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他不良情绪,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新冠患者 焦虑情绪 效果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机会比较多,由此,引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毒传播性较强,潜伏期较长,病情严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约半数患者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能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初始阶段发病症状轻微,可能并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导致死亡。住院患者常因离开了本来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会产生诸多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恐惧、担心、不安。还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如焦虑和恐惧等。因此,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重要作用[1]。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基于此,该研究以该院202012月收治的12例新型呼吸道传染轻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其焦虑情绪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12例新型呼吸道传染轻症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全部患者均临床确诊为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中1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房颤、结肠癌史,1例患者既往有支扩、糖尿病史,全部患者皆有接触新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史,4例患者否认自己患有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中2例患者情绪表现强烈,难以交流,1例患者具有抗拒心理。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该次研究。

1.2 方法

对12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的情绪也各不相同,所以应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隔离治疗初期。可能存在的心态: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

干预措施:(1)理解患者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做到事先有所准备。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内心疑问,比如家人是不是安全?自己什么时候能出来?等。对于患者的疑问应详细且耐心的解答。(2)在理解患者的基础上,除药物治疗外应当给予心理危机干预,如及时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给予患者正面心理支持、不与患者正面冲突等。解释隔离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恢复的信心。强调隔离手段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治疗患者,同时是保护亲人和社会安全的方式。解释目前治疗的要点和干预的有效性。

干预原则:支持、安慰为主。宽容对待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及早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

隔离治疗期。可能心态:除上述可能出现的心态以外,患者还可能产生孤独心理或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治疗,或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

干预措施:(1)根据患者可接受程度,客观如实向患者阐述病情,使患者心中有数。其次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了解病症的诊断方式及治疗流程、治疗方法等,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康复对策、预后对策等信息,及时征求患者的意见和需求,了解患者的真实要求,并为患者提供相关建议,鼓励患者主动、积极参与治疗及康复活动。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时,要保持明朗、明确的态度,准确、流利地回答患者的问题、不要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讲话含糊不清。与家属交谈一些关键内容需要避开患者,做好保密措施,假如能让患者参与的谈话内容,最好当面与患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意见,特别是首次入院患者、老年患者等,要给予耐心、细致、主动的关怀与照顾,对患者提出的躯体症状作出科学的解释,帮助患者消除顾虑,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加以解释,使患者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够安心住院治疗[2](2)协助患者与外界亲人沟通,帮助患者转达信息;对住院患者来说,亲友的关怀、爱护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3)对患者配合治疗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创造及维护一个良好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对于患者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尽量使环境让患者感到舒适。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冬季温度通常为1822℃,湿度以50%60%为宜。做好病室的消毒工作,指导患者勤洗手,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噪音[3]。对患者来说,通常都有一种想要尽快适应新环境,从情感上被病友所接纳,并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一员的愿望。护理人员首先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环境和相关规章制度,将患者送入病房时向其介绍同病室其他患者,加强病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病友间的相互帮助与照顾,有利于消除新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情绪,增进病友间的友谊与团结。同时应善于觉察某些消极情绪的出现,对患者耐心疏导,正确引导患者。

干预原则:加强沟通、鼓励表达,奖励性策略;同时对患者实施辅助性护理。主要包括自我暗示法和呼吸放松法。自我暗示法指在主观想象中某种特殊的人或事物的帮助下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效果。呼吸放松法流程:(1)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3次深慢呼吸后闭眼,逐渐放松身体每一部位和器官。(2)留心患者的整体状态,感受未放松位置,使其放松。(3)内心趋于平静,免受外界杂音干扰,状态放松。(4)持续慢深呼吸,享受放松,感受平静。除此之外,坐姿屈膝法同样有利于缓解焦虑,主要流程为使患者保持躯干稳定,骨盆保持中立位,防止前倾后倾,向上呼气24 s后向下吸气24 s,之后末端停顿12 s10个流程为1组,共3组,组间休息1 min。同时开展远程视频会诊、心理会诊、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与患者沟通。患者住院后通常会出现单调和乏味感,所以需要适当的活动与刺激。应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实际条件相结合,组织适当的活动,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也有利于患者康复后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

1.3 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情绪水平进行评估,此表包括20项目,分为4级评分。其中>45分表示具有焦虑问题,4560分表示轻度焦虑,6170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表示重度焦虑。

2 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全部患者SAS分数为(61.32±11.14)分,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分数为(44.63±11.25)分,较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患者SAS分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2,P<0.05)。干预后患者情绪基本趋于稳定。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发展,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视度也在与日俱增。做心理护理前须先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其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尽量防止不良心理的发生,注意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焦虑及不安,并帮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6-10]。处于患病状态会影响情绪,更会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同时过度焦虑还会降低免疫力,导致身体不适。所以,对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逐渐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11-12]。心理护理就是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多种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影响,帮助患者能够从自身条件出发获得适宜的身心状态,目前心理护理干预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贯彻到临床护理的全部环节中。因患者不同于普通人群,在疾病的影响下难免会出现与常人不同的心理需求,所以首先要了解患者的需求,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治疗,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同时心理护理也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心理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加强护理工作。同时心理护理应与治疗相结合,这对于改变患者心理状态,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心理护理是以患者心理活动规律为基础,以保证患者得到优质护理为目的,应及时了解和发现医患间存在的问题及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并能够帮助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战胜病症,早日痊愈。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可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全部患者SAS分数为(61.32±11.14)分,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分数为(44.63±11.25)分,较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患者SAS分数明显降低,患者情绪趋于稳定。该研究与国红霞[13]研究结果相一致,其项研究数据显示,实施心理前观察组SAS分数为(48.6±6.7)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分数为(31.3±6.2)分。所以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他不良情绪,同时还应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暗示法、呼吸放松法、坐姿屈膝法等动作方法,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祁雪芳.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研究[J].健康之友,2020(1):1.

[2]吴思,张淑红.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4):232.

[3]王永吉.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在ICU重症护理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饮食保健,2019,6(51):129-130.

[4]秦婵娟,马晓霞.心理干预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探讨[J].健康大视野,2019(23):164.

[5]张春秀,乌建荣,王秀萍.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之友,2019(24):183-184.

[6]文芝,赵欣昱.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体会及护理措施[J].健康必读,2019(36):257.

[7]饶秀珍,廖荣鑫,吴名波,.肺功能康复护理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 2019(5):22-23.

[8]曹玉静.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8(52):161.

[9]刘丹.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8,12(8中旬版):278.

[10]田鹳丽.强化细节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指标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9):3174-3176.

[11]田佩佩.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患者体温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饮食保健,2019,6(40):172.

[12]蔡萌,曾明梅.PDCA护理对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J].贵州医药,2019,43(11):1845-1846.

[13]国红霞.心理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9(8):135-136.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