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药学卫生 » 医药学 » 正文

家有哮喘小儿,家长要学会合理用药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也是儿童哮喘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哮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哮喘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喘息,同时伴有咳嗽、胸闷、气促等。喘息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单纯的喘息不能直接诊断为哮喘。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家长要注意儿童哮喘的用药安全,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引起药源性疾病。

治疗儿童哮喘的常用药物

治疗哮喘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可以缓解症状,另一类主要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为支气管舒张剂,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为短效药物,丙卡特罗、班布特罗为中、长效药物。临床中应用较少的有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舒氟美等。控制药物主要有激素药物和白三烯调节剂两大类,其中吸入激素最有效,比如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

儿童哮喘合理用药原则

(一)临床诊断评估后用药

合理用药的基础是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疾病评估。喘息是儿童时期,尤其学龄前最为常见的症状和就诊原因,哮喘的诱因与环境因素、家族遗传、既往病史以及病原体有紧密关系。合理用药应建立在患者病史和病情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医生要通过详细的临床资料,作出准确判断并识别风险因素,从而根据以上评估结果给出良好的治疗建议和合适的用药方案。

(二)药物的选择

儿童哮喘治疗涉及的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抗炎药物、抗组胺药物和抗菌药物等。由于儿童用药的特殊性,不同病因和病情的哮喘患儿在用药的选择上也各有不同。医生要判断患儿哮喘的诱因,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用药的选择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和禁忌证,杜绝滥用现象。

需长期用药控制哮喘的患儿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常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年长儿童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二代抗组胺药对变应性鼻炎有明确作用,适用于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病毒诱发的哮喘疾病,因目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采取对症治疗。

(三)儿童用药要适量

合适的用药剂量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条件。由于生理特殊性,许多药物无明确的儿童剂量推荐。医生大多会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体重进行调整,如按体重计算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的使用量。口服抗过敏药物则按年龄段或体重分段计算。因此,儿童用药应注意剂量的选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吸入疗法的用药剂量并不完全按体重准确计算,因为肺通气量与年龄关系密切,年龄越小,通气量越小,因而吸入的量也就越小。此外,吸入治疗的药物剂量还需要考虑患儿病情的严重度以及吸入装置的有效性。

(四)儿童用药要有合适的给药方法

专家认为,在用药时应尽量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的剂型。目前临床上用于喘息性疾病治疗与预防的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静脉途径、肌肉注射以及透皮贴剂等。儿童用药应尽量遵循能口服、外用就不选用注射用药,能局部用药就不用全身药物的原则。吸入给药起效快,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一般作为儿童喘息疾病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

由于配合度、肺功能差异的影响,在吸入用药时,医生应注意根据年龄和控制能力为患儿选择不同类型的吸入装置,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年幼儿童多推荐雾化吸入或压力定量型吸入气雾剂加储雾罐进行吸入治疗;4岁及以上儿童具有良好的手和呼吸协调能力,可采用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其中雾化吸入是对患者配合要求最低的吸入方式,可作为所有年龄儿童首选给药方式。年幼儿童由于吸气流速、认知能力及控制能力不足,建议通过雾化器加面罩吸入给药,年长儿童可考虑雾化溶液通过雾化器加咬嘴吸入给药,3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咬嘴。

全身给药一般包括口服、静脉途径等。口服制剂服用方便,用药安全、简便,易为患儿接受和采用。但医生要重视儿童对口服制剂的接受程度与依从性,有严重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不宜选用。注射制剂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但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大,所以,注射制剂仅适用于重症喘息患儿的抢救与治疗,并且应注意加强患儿用药监测。

(五)避免过度用药

哮喘患儿的疗程因病因和病情而异。有明确过敏或哮喘史、变应原无法避免、长期慢性炎症所致的喘息患儿需要长期用药;感染所致的哮喘患儿可在感染控制后停药;但如同时存在过敏或哮喘史,用药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因此,家长需要长期观察,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过度用药或用药不足。

下载文本